首页 常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三公指的是什么官(古代“三公九卿”中的“三公”,到底是哪三个职位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04 09:23:56    

中国古代的官制中,有两个著名的名词被广泛提及:“三省六部”和“三公九卿”。大多数人对于“三省六部”有所了解,但对于“三公九卿”,却存在一定的疑惑。尤其是“三公”,虽然只有三个官职,但是关于具体指代哪三个官职,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说法。有人认为是指司徒、司空、太尉,也有人认为是太尉、丞相、御史大夫。

“三公”一词源自中国古代,是指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总称。尽管在周代时期已有这个词的存在,但并未固定成为三个官职的合称。在西汉早期,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后,设立了丞相、太尉和御史大夫这三个官职,并称之为“三公”。这是对“三公”最早的解释。

丞相,有时也被称为“相国”,是地位最高的官职,亦是汉初时的头号重臣,几乎统领一切,权力也最为巨大。作为皇帝的参谋,他参与讨论国家大事,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以及官吏的考核和任免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丞相的实际权力在汉武帝时期已经大大削弱,虽然名义上仍是百官之首。到了汉哀帝时期,丞相的职位被改名为“大司徒”,地位被降为次于大司马,成为第二高官。

太尉是汉初时期的第二高官,俸禄与丞相相同,主要负责军事事务。然而,在丞相权力最大的时期,太尉职位并不经常设立,因为丞相统领了军事事务。直到汉成帝时期,外戚王莽通过担任大司马一职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,太尉才真正成为实质职位。到了汉哀帝时期,王莽的权力达到巅峰,他担任的大司马职位超过了原本的大司徒(前丞相),成为第一高官。

而御史大夫则是汉初的第三高官,地位稍低,职责是监察百官,可以说是丞相的副手。在古代,官员通常被分为公、卿、大夫、士四个等级,其中丞相和太尉属于“公”级别,而御史大夫则是“上卿”级别。然而,由于太尉并不经常设立,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副手,在百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其权力也不容忽视。直到汉成帝时期,御史大夫的职位名称改为“大司空”,地位升格为“公”级别,但仍然位居大司马和大司徒之下,成为第三高官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汉朝政权发生了变化,各个官职的地位和权力也有所调整。然而,太尉和御史大夫作为高级官员,一直在负责军事和监察事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在西汉时期,《尚书大传》、《礼记》等书认为三公指的是司马、司徒和司空;《周礼》认为太傅、太师和太保才是真正的三公。

需要注意的是,"三公"这个词本意是指地位完全相等的三个官职,在实际情况中,这三个官职从来没有完全平等过,因此这些官员不能称为真正的"三公",整个西汉时期也没有所谓的"三公制度"。只是在形式和权力上将"丞相、太尉和御史大夫"合称为"三公"。

正式确立"三公"制度是在东汉时期。在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(公元51年),大司马一职被改称为太尉,并且将大司徒和大司空的"大"字去掉,形成了新的"三公",太尉、司徒和司空地位相等。太尉作为掌握兵权的官职位列第一。对于三者的职责分工也进行了明确说明,地位相等,权力平衡。

然而,到了东汉中后期,特别是汉和帝之后,大将军的地位逐渐超越了三公。尤其是在东汉末年,三公的地位已经不再名副其实。随着宦官干政和权臣把持朝政,大将军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,三公的地位逐渐式微。

此外,东汉末年还出现了其他重要官职,如大司空、大司徒等,进一步削弱了原本三公的地位。这些变化使得"三公"制度逐渐失去了实际意义,并最终走向了瓦解。

总而言之,尽管西汉时期存在对"三公"的称呼,但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"三公制度"。真正的"三公"制度是在东汉时期确立,然而在东汉后期,特别是末年,随着大将军的崛起和其他官职的增设,"三公"的地位逐渐式微,最终导致了制度的瓦解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