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人的世界观中,天地人是一套系统。以人为标准,天指的是人的头顶上方。地指的是人脚踩的下方,天的特点是高,地的特点是厚,所以我们说“天高地厚”。
天高高在上,地卑微处下,所以我们说“天尊地卑”。
天上有日月运行,昼夜变化,而地则是凝立不动。不停旋转的是“圆”,凝立不动的是“方”,所以古人说“天圆地方”。
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 :“元气初分,轻清阳为天,重浊阴为地”,所以天的属性是轻的清气,而地的属性是重的浊气。
天就是巅,山巅的巅,它可以指人的头顶上方,也可以指人的头顶,也就是人的头部,所以古代有个大神叫“刑天”。
地是人脚下的大地,地就是土,所以它有个提土旁。在大地上有蛇,古代的蛇用“也”表示,所以大地的地是“土也=地”。
地上有蛇,天空中有鸟,这条蛇盘踞在大地之上,西方神话中称之为尘世巨蟒,这只飞在天空的鸟是太阳鸟,太阳鸟在古代也被称为“龙”。天与地是相连的,“龙”和“蛇”是可以相互转化的,所以在《庄子》里有“龙蛇之变”的典故。
《易经》中,“天地”用“乾坤”来表示,其中“乾”为“天”,“坤”为“地”。乾的特点是“健”,它是一匹天马,它昼夜不停,一直奔跑。坤是地,它比较顺从,就像是一头温顺的老牛。连接天地的是“一气”,古人称之为“风”。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
人生在天地之间,对于人来说,天地有各自的天性,天的特性是包容,它覆盖着大地,覆盖着人。而大地的特性是承载,它承载着世间的一切。天的特性是“生”,地的特性是“养”,天的特性像父亲,地的特性像母亲,所以在神话中称“天父地母”。
所以我们说“天当窗地当床”,这样就有个天窗的说法,所以在《创世纪》中说:天窗打开,大雨连下40天。
人从大地中来,所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神话中,人都是“神”用泥土造的,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古人也将天地间的这个“人”想象为一棵大树。这棵大树由十年长成,其中的每一年代表一个太阳,所以,在这棵大树上有十只金乌,而这棵大树就是建木,它出土于“三星堆”。